朋友们,今天我们聊个硬核话题。
不是什么新游戏上线,也不是哪个大厂又画了个饼,我们来聊聊史上最牛逼的3A大作是怎么立项的,以及那个在项目背后,给制作人到处磕头搞钱的神级辅助——文祥。
这游戏,叫《大清王朝:西域远征》。
制作人,叫左宗棠。
而我们的主角文祥,就是那个力挽狂澜,没让他这个项目死在PPT阶段的,终极执行制作人。
这事儿魔幻在哪呢?
魔幻在,所有人都觉得左宗棠疯了,所有人都觉得这项目必黄,只有文祥,这个名义上的“领导”,却成了左宗棠唯一的爹。
1
咱们先把时间拉回到19世纪70年代,大清这家“游戏公司”内忧外患,股价天天跌停。
西北服务器,也就是新疆,出了个究极Bug,叫阿古柏,带着一帮小弟占山为王,自立门户。这还不够,隔壁毛子服务器的GM,沙俄,也趁机下场,说帮你“代管”伊犁地区,实际上就是把你的装备和地盘都黑了。
东南服务器,也就是沿海,更刺激。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玩家,直接开着“黑船”来台湾搞事,海防压力瞬间拉满。
这时候,公司董事会,也就是清廷,就炸了。
账上没钱,技术落后,外面全是虎狼。怎么办?开会。
会上,以李鸿章为首的“海防派”,基本上就是公司的产品经理,拿出一套PPT,核心思想就一个:
西北那个服务器,太远,Bug太多,修复成本太高,纯属垃圾资产。咱们干脆把它关了,把省下来的钱和资源,全部投入到东南沿海这个新做的“海战手游”上。这个来钱快,见效也快,还能给洋人股东们一个交代。
他的原话更骚,“新疆不复,于肢体之元气无伤”。
翻译翻译就是:新疆那块地,丢了就丢了,反正又不影响咱们在核心区(关内)继续奏乐继续舞。
这套逻辑,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耳熟?
像不像现在很多游戏大厂的思路?那个3A大作,开发周期长,投入大,风险高,万一崩了,整个项目组年终奖都没了。不如把资源都拿来做个二次元抽卡手游,换皮、开服、找几个主播带带货,流水不就来了么?
短视吗?当然短视。但现实吗?太现实了。
整个董事会,包括慈禧这个董事长,都快被李鸿章这套“手游变现论”说服了。
就在这时候,左宗棠,这个头铁的项目制作人,直接甩了一份万字长文的立项报告上去。
核心观点就一个:新疆,是《大清王朝》这个游戏的核心地图和底层架构,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付费DLC。今天你敢放弃新疆,明天蒙古服务器就得炸,蒙古一炸,你北京主城就直接暴露在别人脸上。到时候,人家直接在你家门口开野外PK,你连个安全区都没有。
这叫什么?这就叫格局。
但光有格局没用,董事会看的是钱,是可行性。左宗棠的方案,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说要干翻米哈游,拳打暴雪。
理想很丰满,但钱呢?人呢?资源呢?谁给你批?
就在左宗棠快要被当成神经病叉出去的时候,文祥站了出来。
说真的,这事儿就离谱。
文祥,军机大臣,满洲正红旗出身,公司的核心高管。按理说,他应该和李鸿章这种务实派站在一起,求稳。但他偏不。
他直接在董事会上跟李鸿章开怼,把左宗棠那套地缘政治的黑话,翻译成了董事会能听懂的“商业逻辑”:
“各位领导,新疆不是成本,是资产,是咱们公司北方业务线的防火墙。这道墙要是塌了,毛子和英国佬这两个竞品公司,就能长驱直入,直接威胁到咱们的核心用户群体(蒙古),最终冲击咱们的首都基本盘。到时候,别说做手游了,咱们整个公司都得被人收购。”
这还不算完。
他知道光讲道理没用,还得搞点办公室政治。他找到另一个老顽固倭仁,这老哥跟左宗棠有仇,但更爱国。文祥玩了一手激将法,假装说“哎呀新疆那破地不要也罢”,气得倭仁第二天就上朝,把支持收复新疆的理由给慈禧太后掰扯得明明白白。
你看,一个顶级的执行制作人,不仅要懂项目,还得懂人。
最终,在文祥的力保之下,慈禧这个董事长终于松口了:行吧,项目给你批了。任命左宗棠为“钦差大臣”,也就是项目总监,给他最高权限。
《大清王朝:西域远征》这个史上最难的3A大作,终于在被毙掉的边缘,成功立项。
2
立项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地狱难度——搞钱。
搞过项目的朋友都知道,最难的不是写代码,不是画美术,而是跟财务和老板要预算。
左宗棠的西征军,7万人的团队,一年要烧多少钱?800万两白银。每年。这还只是起步价。
当时大清公司的财政状况是什么样的?四个字:濒临破产。
各省分公司,也就是地方,天天哭穷,要他们给钱,比要他们的命还难。说好的每年给700多万,最后东扣西扣,能到账200万都算烧高香了。
这点钱,连给7万人买盒饭都不够。
这仗,还怎么打?
左宗棠急得天天在项目组里骂娘,但没用,财务不批钱,你总不能去抢吧。
这时候,又是文祥出场了。他这个执行制作人,开始展现他真正的技术了——拉资源。
讲白了,不就是那点事儿么。
他干了几件大事:
第一,动用中央权限,强制“氪金”。
他直接给户部和海关下死命令。你们不是有那个“洋税”收入么?这块是公司的稳定现金流,谁也别动。每年从这里面给我划一百多万两,专项专用,直接打到左宗棠的项目账户上。
然后他对那些哭穷的地方分公司说:别跟我装。从现在开始,每年给西征项目的款项,要是交不够80%",你们分公司的CEO(藩司)和财务总监(海关监督),就按贻误军机的罪名处理。
这招狠不狠?非常狠。直接把个人KPI和项目成败挂钩,谁敢不当回事?
第二,开了个史无前例的口子——借钱。
公司内部实在是榨不出油水了,怎么办?文祥支持左宗棠,去找外部投资人。
谁是外部投资人?洋人银行。
在当时,跟洋人借钱,那可是天大的事,政治不正确。但文祥不管,他力排众议,说服董事会批准了左宗棠向外国银行借款500万两的融资计划。
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。它说明,为了这个项目的成功,文祥已经把所有能用的、不能用的、合规的、不合规的手段,全都用上了。
他就是那个到处磕头搞钱的人。我是说,整个项目的生杀大权,其实就攥在这个最懂搞钱的男人手里。
第三,搭建顶级供应链。
光有钱还不行,你得把钱变成物资,再把物资送到几千公里外的前线。这中间的供应链管理,难度堪比登天。
文祥再次力挺左宗棠,支持他在上海设立“采运局”,让红顶商人胡雪岩当CEO。这个采运局,就是西征军的“京东物流”,专门负责全球采购最先进的武器装备(洋枪洋炮),然后通过长江航线送到汉口,再由“陕甘后路粮台”这个“德邦物流”接手,用马车、骆驼、驴子组成庞大的运输矩阵,硬生生在西北的荒漠里,建立起一条生命线。
5000辆马车,29000头骆驼,5500头驴骡。
这是什么概念?这是用最原始的运力,在支撑一个最现代的战争项目。
没有文祥在京城这个中枢坐镇,协调户部、协调各省、协调海关,给钱给政策给绿灯,这一切,都是空谈。
左宗棠在前线是战神,但文祥,就是那个给他无限续币的GM。
3
钱和物资都解决了,还有一个核心问题——人。
项目组里,总有那么一些老油条、关系户,占着茅坑不拉屎。
左宗棠刚接手新疆这个烂摊子的时候,前任项目负责人景廉、成禄,就是这种人。天天在后方摸鱼,就是不往前线推。
左宗棠要动他们,阻力很大。因为这些人,很多都是满洲贵族,是公司的“老员工”。
文祥怎么做的?
他自己就是满人,但他更知道,要想项目成功,必须任人唯贤。他全力支持左宗棠的人事改革。
左宗棠弹劾景廉、成禄,文祥在董事会给他背书,直接把这俩人一个调岗,一个开除。
左宗棠要裁军,把90个营的臃肿团队,砍到只剩23个精锐营,得罪了一大票满族军官。文祥在背后顶住了所有压力。
左宗棠要提拔自己的心腹,湖南人刘锦棠,当一线总指挥。在当时满汉有别的大环境下,这是非常敏感的。但文祥点头了,他看的是能力,不是出身。事实证明,刘锦棠就是那个最能打的。
(插一句,文祥这种为了大局,不惜得罪自己人的魄力,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)
他甚至还帮左宗棠处理最棘手的外交问题。
英国人支持阿古柏,承认他是个“独立王国”,给他送装备送顾问。俄国人占着伊犁不还,还想签不平等条约。
文祥作为公司的“外交部负责人”,一边在谈判桌上跟英俄两国扯皮,坚持“新疆是核心资产,一寸都不能少”的底线;另一边,他全力支持左宗棠在边境“秀肌肉”。
左宗棠69岁高龄,抬着棺材亲自上前线,摆出要跟俄国人拼命的架势。这种军事讹诈,没有中央的默许和支持,是绝对不敢干的。
而这个支持,就来自文祥。
最终,靠着这种“文的拖,武的吓”的组合拳,硬是从俄国人手里,把伊犁的大部分土地要了回来。
这是一个奇迹。
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,一个四处漏风的公司,却能在一个最不可能的项目上,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。
靠的是左宗棠在前线的神勇吗?是。
但更离不开文祥在后方,用他一己之力,摆平了政治、摆平了财政、摆平了人事、摆平了外交。
他像一个沉默的巨人,为左宗棠这辆狂飙的战车,铺平了所有道路,扫清了所有障碍。
可惜的是,1876年,就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,文祥病逝了。他没能亲眼看到这个他一手扶持起来的伟大项目,最终大功告成。
但他的功绩,不应该被遗忘。
我们今天能安稳地在网上讨论哪个游戏好玩,能为国产3A的崛起而激动,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在一百多年前,有左宗棠这样头铁的制作人,更有文祥这样懂得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、并愿意为此赌上一切的执行制作人。
他们用一场赌上国运的豪赌,为我们保住了中国六分之一的土地。
这才是真正的史诗级大作。
这才是真正的,中国游戏人,不,中国人的浪漫与疯狂。
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。
散户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